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研習分享-校園法律

師資:黃旭田律師
【研習-課堂筆記】
*正面的管教,就是正面的態度。
*高和低是“比較”出來的,“地位”是比較出來的。“比”要和現代人比,「當老師」為什麼一定要受尊敬?我們應該思考一下,是不是中毒中太久了?「天地君親師」,君就是指現在的總統,真得好當嗎?現代的父母,好當嗎?如果君、親都這麼難,那為什麼做老師的,自己會覺得自己苦呢?
*做老師的不快樂,是因為自己畫了一個限制,可以想破這一點,自己就好多了。
*父母天天來找的,老師覺得很煩,父母都不來的,你也覺得很過份…那是怎樣?老師自己也要想一想,是爸媽有問題,還是自己有問題?
*老師真得“聽”家長的話辦事嗎?家長的意見都是東西南北,那不就要五馬分屍?
*重點不是該怎麼做?而是…你要先怎麼想?
*這就是我們的社會,我們要“誠實”面對,是充滿挑戰性的,但是絕對“不苦”。
*老師的專業自主,所謂「人權」,就是把學生當成年人來看待。例如:教室有學生掉了東西,老師請大互相搜書包,如果場景回到現在的研習場地呢?有人掉了東西,難道老師也要搜彼此的書包嗎?
*如何預防?開學時一先寫一封信給家長,告訴他老師自己的經驗,每次學生發生掉東西事件時,會造成學生一整天上課悶悶不樂,老師不是警察也不是保全,並無法幫學生把東西找出來。但要事先和家長說明,貴重物品請放在家長,出門前要先檢查書包。
*有多少事情,是夾著“善意”走遍天下的?可行嗎?
*「即使我們做老師的,偶爾會被羞辱,但我們不喜歡這樣,所以我們不要這樣對待學生。」而不是「老師不被尊重,所以我們也不去尊重學生」,這樣才是真得「向下沉淪」。
*我們在成人的世界裡談“藍海”“創新”,但現代教育現場,卻一直衝擊這件事情。
*我們只要理解「不一樣就不一定是不好」,就會有多一點包容度。
*扮演好自己,會是一個成功的人。例如:林義傑、王建民。
*老師在決定怎麼做時,不要只看到“教室”裡的空間,而是要看他離開這個教室後的可能性。
*什麼是影響孩子一輩子的?體育、群育、美育,可是考評都看不出來。
*學校教育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什麼是重要的?我們希望學校可以多做些什麼?什麼是“教育”重要的課題?你可以去理解,你就可以多一點包容,不會一直把他框在框框裡,就會少一點“行為”的處理。
*有些事,不是“管”可以處理的,而是要去“處理的”,例如:上課打瞌睡。請他趴在桌上小睡片刻,醒來後就有精神了,是不是更好呢?
*管教措施要安全、明確和公平。
*一上課時學生很吵,需要罰站嗎?還是在桌上小睡小分鐘?一樣可以解決,可以中斷學生的吵鬧,但意義大為不同。
*班級經營能力佳的老師,是可以妥善處理這些問題的。
*學生一受傷,老師要先罵他都沒有聽你的話才受傷,還是先問問他有沒有哪裡痛?哪裡不舒服?你在意學生有沒有聽你的話,其實,你最在意的是你自己。
*老師如果只是來教書,那放DVD給學生看就好了,當e-learning時代來臨時,教書的工作會被取代,但“教人”則永遠不會被取代,而知識的教學會被取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