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1日 星期日

《親師通訊~2012.03.09》


《親師通訊~2012.03.09》
親愛的401家長,您好:
        昨天下班回家路上,順手打開廣播收聽新聞快報,接連聽了兩個泯滅人性、十分駭人的社會新聞後,趕緊又轉回音樂頻道,忍不住背脊一陣發涼!
社會的工業化雖帶來了生活的便利,但隨著自然環境、人的思想觀念和整體生活型態的變遷,使得我們這些五、六年級生在面對「教養」孩子這件事情上,得要面對很多的衝擊。在我小學一年級時,就常常騎著小腳踏車幫家人到菜市場旁的雜貨店買東西,雞蛋和米都是稱斤論兩在賣的,偶爾有個「金柑糖」、「動物餅」可以吃就開心得不得了。而那些裡面吹著冷氣、亮著霓虹招牌的便利商店,不但不常見、更是貴得不得了。還記得第一家7-11開幕時,一整天都是結帳的人潮,家人為了要買一個傳說中的「御飯糰」來吃,還得要和店家預約先排上三天才訂得到,很難想像吧!不過是幾年的光景,不管是全家還是7-11就已經普及在我們的生活中,甚至可以說,還是陪著『我們的孩子』一起長大的。他們大概很難想像沒有便利商店的社會吧!
        這學期的教師進修時間,接連聽了兩場七股區建功國小彭遠芬老師關於班級閱讀活動的分享,感受到她到對教學的熱情和執著,我心裡有許多的感動,她說「老師才是永遠的學生」,即使她教了十幾年,也得了一些大大小小獎項的肯定,但還是不斷的在「改變和調整」自己的教法和內容。是啊!老師的專業到底在哪裡呢?當這個世代已經走到了數位學習普及化時,老師到底要教什麼?或者是說,老師「能教」什麼?這個問題反覆在我腦海中思索,你覺得呢?人腦和機器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人的可塑和變動性,機器的思維有程式可尋,而腦裡面的思維是看不見的。回應了第一段所提的,在社會文明的變動中,生活便利性的提昇,而我們人類的道德價值和群居社會的互助合作是否就在狹礙的功利中,也隨著消失殆盡?遠芬老師的學區位置比我們更偏僻、資源更貧乏,但一張張照片中,我看到孩子的學習神情是烔烔有神、樂於參與的,我們的孩子當然也可以!
        401相處已愈半學期了,我們教室的位置在最近也做了一些調整,是以小組的方式坐在一起,全班共分為五組,只要遇到小組的討論時間,大家都必需要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想法,並且聆聽別人的意見。每個孩子的氣質都不同,有的是拼命舉手巴不得老師每題都點他回答,有的人是害羞的一直低頭,一句話也不說。所以我常會不按牌理出牌,隨便抽小朋友上台發表(例如:今天襪子穿最淺色的、小指頭最長的…^^)為的就是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可以站起來說話,常常練習就不會怕了,還有就是要讓他們養成聆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如果被抽到要上台的,真得沒有辦法完成任務的話,還可以申請求救,讓同組的其他成員來幫忙回答,有強大的後援團,一點也不用怕。
        這個星期五的作業裡,有一項是繪製「心智圖」(Mind Map)的活動,又稱為「腦圖」,在第四課「阿里棒棒飛魚季」時,我們在課堂有小組共同繪製一張練習圖,在這個活動中,有些孩子的強項就完全的顯現出來了(例如:美工、邏輯推論、課外閱讀知識),得到同儕的讚賞,真是最好的讚美了!今天發下一張B4大小的紙,是要孩子以第五課「米的魔術師」為主題,也繪製一張腦圖,請參考課本內容和學習單上的關鍵字,這並沒有標準答案,只要合理且符合主題就可以了。還有很多好吃的米食,在課本中是沒有提及的,也期待您和孩子一起討論找補充資料,下星期帶來和同學分享。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則新聞,下星期我會帶孩子讀(商業周刊1263)較深入的報導,標題是《印尼外配之子-賣小菜苦讀上台大   台灣兒女  當省思  當自強》,看這個孩子如何在歧視中長大,家境沒落到癌父放棄治療,高中就考上名校,卻放棄就讀的真實奮鬥故事。以下摘錄部份事實,請帶孩子一起讀並討論問題。
       樂於學習
魏老師  2012/3/9
錄取台大 創楠梓高中校史 呂偉立:榮耀獻給天上的爸爸              
資訊來源:中國時報2011-03-12電子報    呂素麗/高雄報導(摘錄部分)
1、高雄市楠梓高中生呂偉立是新住民的孩子,繁星計畫錄取台大地質科學系。
2
、他要把這份榮耀獻給在天上的爸爸及辛苦的媽媽。
3
、他在印尼出生長大,七歲才回到台灣,媽媽是印尼華僑,因此他入小學前是沒有念過幼稚園、沒學過注音符號,一開口就是濃濃的新加坡口音,功課跟不上,加上皮膚黑,塊頭大,很快就成為被同學取笑欺負的對象。「你媽媽是東南亞媽媽。」「我們家菲傭黑黑的,你媽媽是不是也黑黑的?」他的國小生活,充滿歧視性的話語,好幾次,他的玩具被搶走、本子被撕破,他選擇默默承受。
4
、他與媽媽在黃昏市場賣鹵味、小菜。大年初六,週末凌晨四點,許多人好夢正酣時,一位十八歲青年卻從床上翻身躍起,在十四度低溫下,包著厚外套,打著哆嗦,開著一台十幾年的二手小貨車,到左營哈囉市場買菜,貨車上的菜是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一盒小菜賣二十五元,從買菜、煮好到賣出去,得花上十四個小時,生意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到六、七千元,但買菜成本要四千元,再加上油錢、瓦斯費、攤位租金、水電,扣下來所剩無幾。他自就靠這一盒盒的小菜撐起這個家。
《未完  待續  下星期繼續看下去》
問題想想…
1
、什麼叫做新住民?
2、為什麼要把榮耀獻給「天上的」爸爸?他家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3、他在國小時,為什麼會被取笑?什麼是歧視呢?
4、他和媽媽是怎麼維持生活的?為什麼他要凌晨起床去買菜呢?

沒有留言: